网友:五马峰郊野公园计划分段开发嘛?还是整座山都会开发成公园?证券公司配资杠杆
立秋后如何养生?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开出食疗方
8月7日是立秋。当天,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举办“岭南时令与健康”主题座谈会,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就儿童近视眼防控、高血压营养与运动指导、夏秋季饮食安全、登革热防控、立秋后饮食与治胃未病等主题,为公众健康支招。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提醒,立秋之后是处暑,处暑过后暑气才能完全消散,所以立秋后气温仍然较高,天气时晴时雨,湿与热胶着,要保持腑气的通畅和脾胃的健旺,才能为深秋至冬季进补做准备。
座谈会现场。
不要因热而贪凉
俗话说:一年养阳看春夏,春夏养阳看三伏。杨志敏说,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,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。根据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理论,可以此时借助药物或非药物疗法,激发人体阳气,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,从而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疾病,称之为“冬病夏治”。
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:不要因热而贪凉
今年末伏是8月14日,出伏8月24日,立秋后还有处暑。她提醒,在这个节气应当注意以下几点:
(1)不要因热而贪凉,少食冰冷。特别对于长期在空调房下的人群,或喜欢冷饮的人,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,身体容易有伏寒;贴完了三伏灸,我们的毛孔是打开的,让身体出出汗,最好是喝热粥,米汤可以助胃气,才能真正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。
(2)部分老年人,有上热下寒的表现,晚上开了空调,脚就冷,影响入睡。可以适当用中药沐足散寒湿。处方为:老桑枝、桑叶各30克,生姜100克,花椒15克。将各物稍浸泡,放入锅中煎煮15分钟,取汁放至适宜温度泡脚,每次泡15分钟,有疏风散寒通络之效。
切勿过早“贴秋膘”
今年广东下雨比较频繁,时常高温后突然骤降阵雨,更添湿热闷热,立秋后仍然处于三伏天的阶段,天气湿热,在饮食方面应如何注意和调理?要重点防范哪些肠胃道的疾病?
对此,杨志敏说,在饮食方面,要减少过食肥甘厚腻与燥热的食品,以免产生内热与外热相合的情况。汗出较多后可多选择喝清汤、粥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,食用果类、根茎类等水分多的清润食物。如苹果、雪梨、甘蔗等补充体内津液。同时配合用陈皮、炒麦芽、鸡内金、山楂等健脾消食的食物,保持脾胃健旺和腑气通畅,减少人体内湿热的产生。
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。
此外,人们容易在夏季期间贪吃寒凉食物而伤了脾胃,而立秋暑热未消,气温较高,加之今年立秋前后雨水较多,湿热相兼,平时体寒的人群,容易出现腹痛腹泻,大便粘滞;而对于平常喜欢吃高热量食物的人,内生湿热,出现腹胀,舌苔厚腻,口干口苦、大便难解等腑气不通的表现。她提醒,切勿过早“贴秋膘”,只有调畅脾胃气机,保持大便通畅,才能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。
在穿衣方面,杨志敏说,有一句话叫“春捂秋冻”,秋天时早晚温差开始增大,但添加衣物可以不要急,适当让身体感受温度下降带来的收敛变化,训练自身抵抗力。但对于身体虚弱,虚寒的人群,如老人、久咳久喘的病人等,建议早晚加穿一件背心,保护核心温度。
【附】立秋养生食疗方
座谈会上,杨志敏开出了适合大众的立秋后养生食疗方:
(1)苹果雪梨杏仁麦芽汤
材料:苹果2个,雪梨2个,南杏10克,炒麦芽25克,陈皮1瓣,生姜数片,食盐适量。
做法:苹果、雪梨洗净去心切块,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沸水中,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1个小时调味即可。
作用:健脾理气,消食除积,清润除烦。
(2)六子祛湿健脾粥
材料:红豆50g,眉豆50g,绿豆30g,薏苡仁20g,莲子50g,花生50g,白米适量。
做法:将材料洗净,清水浸泡1小时。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,上述材料,文火煮1小时左右,至豆子熟透发烂,可用盐或糖调味即可。
作用:健脾祛湿。
(3)对于鼻咽干燥,口干喜饮,大便干燥的人群:秋梨陈皮饮
材料:生梨1个,南杏仁5克,广陈皮3克、冰糖适量。
做法:将梨洗净带皮切成小块,南杏仁、广陈皮洗净,一起下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待水开后再煮20分钟,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。
作用:梨皮可以清心降火,养阴生津止渴,除烦。
(4)适合眼干,目红,咽干者:桑菊饮
材料:桑叶10克,菊花10克,桑椹子30克。
做法:将三者洗净,加400ml清水煮20分钟,取汁饮用。
作用:清肝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
【采写】南方+记者 卞德龙 汪祥波
【图片】南方+记者 苏韵桦 实习生 吴恺珩
【剪辑】南方+记者 周鑫宇证券公司配资杠杆